醫學與工程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壹)

第一章 認識我們的身體
─人體解剖與生理構造(上)
主講:吳輝雄 醫師 94.2.23
人體構造依功能分十一個系統
◎保護:皮膚系統
◎支持與運動:骨骼系統、肌肉系統
◎控制與調節: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
◎維持與代謝: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淋巴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
◎延續:生殖系統

一、皮膚系統
定義:皮膚及尤其所衍生出的構造,如毛髮、指(趾)甲、汗腺及皮脂腺等。
功能:
1.調節體溫
2.保護身體,防止外物入侵
3.排泄廢物(汗)
4.合成維生素D
5.接受某些特定的刺激(如溫度、壓力及疼痛)
構造:
面積約2平方公尺
重量約4.5公斤
分表皮與真皮
表皮-最外層、會硬化、死亡、剝落
真皮-含體毛、血管、神經、汗腺、感受器等
臨床相關疾病:
燒傷
整型




二、骨骼系統
定義:身體所有的骨骼,含軟骨及關節。
功能:
1.支持及保護身體
2.提供槓桿作用
3.製造血球
4.儲存礦物質
構造:
成分-鈣、磷、蛋白纖維
共計206塊
中軸-80塊
四肢-126塊
最長-大腿骨,最短-耳骨
臨床相關疾病:
骨折
骨質疏鬆



三、肌肉系統
定義:身體所有的肌肉組織。
功能:
1.參與動作之產生
2.維持姿勢
3.產生姿勢
構造:
橫紋肌(骨骼肌)-共計656塊
平滑肌-內臟
心肌-心臟
臨床相關疾病:
肌肉拉傷
注射位置



四、神經系統
定義:腦、脊髓、神經及感覺器官,如眼、耳、鼻、舌等。
功能:經由神經衝動,調節身體各項功能
構造:分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
中樞神經
大腦-約1.5公斤,含140億神經細胞,語言、思考
小腦-運動、平衡
腦幹-呼吸、循環、生命中樞
周圍神經
31對-頸椎8對、胸椎12對、腰椎5對、薦椎5對、
尾椎1對
臨床相關疾病:小兒麻痺、臉部神經麻痺、疱疹、中風



五、內分泌系統
定義:製造荷爾蒙的所有腺體
功能:藉由荷爾蒙調節身體的活動
構造:
腦下腺:前葉-生長激素、促甲狀腺素、促腎上腺素、促卵泡激 素、催乳素
後葉-催產激素、抗利尿激素
松果腺-生理時鐘
甲狀腺-代謝
副甲狀腺-鈣、磷酸、Vitamin D活化
腎上腺素:皮質-類固醇、緊急、消炎
髓質-腎上腺素、急救
胰島腺-血糖進入細胞靠胰島素
性腺:男-睪丸素
女-雌激素(女性荷爾蒙)、黃體素
臨床相關疾病:
糖尿病
甲狀腺機能亢進
更年期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貳)
第一章 認識我們的身體
─人體解剖與生理構造(下)
主講:吳輝雄 醫師 94.3.2

六、循環系統
定義:含血液、心臟、血管
功能:
1.運送氧氣及養分給細胞
2.帶走細胞內之二氧化碳及廢物
3.維持體內之酸鹼平衡
4.形成血栓,防止出血
5.預防疾病
6.調節體溫
生理構造:
大循環(體循環):
左心室→動脈→小動脈→微血管→小靜脈→靜脈→右心房
小循環(肺循環):
右心房→右心室→肺臟→左心房
血液:約佔體重之8 %
含血漿、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
心臟:左心房、左心室、二尖辦、右心房、右心室、三尖辦
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
血型:ABO、Rh
臨床相關疾病:
血管硬化
心肌梗塞
高血壓
輸血


七、呼吸系統:
定義:肺及進出肺部的通道,如:口、鼻、咽喉、氣管、支氣管
功能:
1.供應氧氣,排除二氧化碳
2.幫助身體的酸鹼平衡
生理構造:
外呼吸-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血液與大氣之間的氣體交換
內呼吸-細胞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鼻-過濾空氣,調節溫度
咽-避免食物進入氣管
喉-協調吞嚥,防止異物流入氣管,發聲
氣管-10~12公分,纖毛可將異物排出
肺-3億肺泡,氣體交換
肺活量:
潮氣容積-每次吸入或呼出
吸氣儲備容積
呼氣儲備容積
三者相加,約4600 cc,女性少約20~25 %
缺氧最大容許極限:四至六分鐘
臨床相關疾病:
肺癌
肺結核
塵肺症

八、淋巴系統
定義:含淋巴、淋巴結、淋巴管、淋巴腺(如脾、胸腺及扁桃腺)
功能:
1.由消化系統輸送脂肪至心血管系統
2.使蛋白質及血漿返回心血管系統
3.過濾血液
4.製造血球
5.預防疾病
臨床相關疾病:
淋巴結腫大
癌症轉移
九、消化系統
定義:消化道為一長管狀構造,含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及相關器官,如唾腺、肝、膽囊、胰臟等
功能:
1.分解食物,供細胞所需之養分
2.排除廢物
生理構造:
口腔-咬碎、分解食物,含唾液腺
食道-
胃-磨碎食物、胃酸
小腸-吸收養分
大腸-回收水分、排出廢物
臨床相關疾病:
胃腸炎
消化性潰瘍
大腸癌
胃癌


十、泌尿系統
定義:製造、收集及排除尿液之器官
功能:
1.調節血液內之化學成分
2.排除廢物
3.調節體液及電解質平衡
4.維持體內酸鹼平衡
生理構造:
腎臟-含腎絲球體,過濾血液、形成尿液
輸尿管-左右各一條細管,連接腎臟及膀胱,易結石
膀胱-貯存尿液
臨床相關疾病:
尿道炎
膀胱癌
腎功能衰竭

十一、生殖系統
定義:能製造生殖細胞(精子及卵)的器官(睪丸及卵巢)及輸送與貯存生殖細胞的器官
生理構造:
男性-陰莖、睪丸、輸精管、前列腺
女性-陰道、子宮、卵巢、輸卵管
功能:繁殖生物體,延續後代
臨床相關疾病:
子宮肌瘤
子宮頸癌
前列腺癌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參)
第二章 疾病概論
主講:吳輝雄 醫師 94.3.9

疾病分類
一、發炎─特徵、紅腫、熱痛
(一)非感染性
物理性─發燒、凍傷、外傷
化學性─酸、鹼、毒物
(二)感染性
1.細菌─脊髓腦膜炎、結核病、炭疽熱、退伍軍人症、肉毒桿菌、鼠疫
2.病毒─腸病毒、愛滋病、登革熱、B型肝炎、疱疹、天花
3.寄生蟲─蛔蟲、蟯蟲、肺吸蟲、肝吸蟲、陰道滴蟲
4.黴菌─香港腳、灰指甲、陰道念珠菌


二、長東西
1.良性─子宮肌瘤、卵巢囊腫、脂肪瘤、乳房纖維腺腫
2.惡性(癌症)─子宮頸癌、乳癌、肝癌、肺癌、大腸癌、胃癌


三、代謝性疾病(成人病)
血管硬化─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
糖尿病
高血壓


四、其他
先天性畸形、精神病、子宮外孕、子宮內膜異位、不孕症

疾病診治
一、發生率:以 1/十萬 為單位

二、病因:病原菌、發生原因

三、症狀
自覺─疼痛、口渴、灼熱感……
他覺─外觀、精神狀態……


四、診斷
1.檢驗室:血、尿、便、分泌物
2.X光
3.心電圖
4.超音波
5.內視鏡
6.電腦斷層
7.核磁共振
8.中子攝影


五、治療
1.藥物─症狀治療、抗生素、安慰劑
2.外科手術
3.物理治療
4.放射線


六、預防
1.疫苗注射
2.免疫球蛋白注射
3.其他


七、預後─對未來病情的判斷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肆)
第三章 癌症(上) 94.03.16
癌症概論
定義:
源自希臘字Karklnos 螃蟹,以其狀似螃蟹而得名。癌乃是身體內的細胞,受到內在或外在環境影響,細胞內之機因發生突變,以致細胞的分裂失去控制而呈現異常快速成長的現象。
特點:
1.早期幾乎完全沒有症狀
2.快速成長,會消耗體內大量養分
3.會經由淋巴腺或血管轉移到別的器官
發生率及死亡率
通常以十萬分之一為單位

台灣地區發生率最高之十種癌症(民國87年)
順位
部位
個案數
發生率/十萬
1
子宮頸
5891
55.41
2
女性乳房
3712
34.91
3
肝及肝內膽管
7124
32.63
4
結腸及直腸
6298
28.84
5
肺、氣管及支氣管
5833
26.74
6

3313
15.17
7
攝護腺
1597
14.25
8
口腔
2731
12.51
9
皮膚
1637
7.50
10
膀胱
1495
6.85

台灣地區死亡率最高之十種癌症(民國87年)
順位
部位
個案數
發生率/十萬
1
肝及肝內膽管
5887
26.75
2
肺、氣管及支氣管
5749
26.22
3
結腸及直腸
2987
13.52
4

2443
11.14
5
子宮頸
1017
9.62
6
女性乳房
995
9.31
7
口腔
1167
5.32
8
攝護腺
540
4.80
9
胰臟
888
4.05
10
鼻咽
843
3.84

病因
飲食:含熱量-高熱量、高脂肪
烹調方式-燒烤、醃製
食物溫度-高溫、冰冷
食物性質-碳酸飲料、黃麴毒素
纖維素-蔬菜、水果
維生素-維他命A、C、E、β紅蘿蔔素
刺激物:煙、酒、檳榔
環境:輻射線、致癌物質如石綿、煤煙、炒菜之油煙
生活規律:褪黑激素
運動:大腸癌、乳癌
感染:肝癌、子宮頸癌、鼻咽癌、胃癌
遺傳:大腸癌、乳癌

癌症之心理反應
1、休克、否認
2、憤怒
3、討價還價
4、憂鬱
5、接受


症狀、診斷、治療、預後
依各種症狀而有所不同,將於各種常見癌症詳述。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伍)
第三章 癌症(下) 94.3.23

常見的癌症
一、子宮頸癌
發生率:
高居所有癌症之第一位,台灣地區每年約有6,000人罹患此癌症。得病年齡平均為45歲,最年輕者僅18歲。
病因:
人類乳突病毒引起。
症狀:
初期幾乎完全沒有症狀。性交後出血或分泌物中有臭味,往往是相當嚴重時才出現的症狀。
分期:
O期:原位癌,癌細胞只在表皮,未侵入深層。
Ⅰ期:癌細胞只侵犯到子宮頸。
Ⅱ期:超過子宮頸,但未達陰道的下三分之一,亦未達骨盆。
Ⅲ期:侵犯骨盆或陰道下三分之一,但未超過骨盆。
Ⅳ期:超過骨盆或轉移至其他部位,如膀胱、大腸或遠處器官如:肝、肺、腦、骨骼等。
診斷:
1、抹片:以木片或毛刷,採取子宮頸口分泌物做抹片,其準確率約為85%。
2、切片:由子宮頸切下數小片肉,送病理檢查,此為確實之診斷。
3、陰道鏡檢查:配合切片檢查,準確率更高。
預防:
1、避免太早發生性關係及減少對象。
2、常做檢查,每年接受一次抹片檢查,如有必要則接受切片檢查。
3、子宮頸細胞有異常變化時,速做切除手術。
治療:
外科手術-效果較好,但技術困難,花費較高。
放射性療法-經濟,但副作用較多。
二、乳癌
發生率:
在歐美、乳癌為婦女最常見的癌症,在台灣則為第二位,僅次於子宮頸癌。台灣地區每年約有4500人罹患此癌。
病因:確實病因不明,但與下列因素有關:
1、遺傳:家族中有女性血親患乳癌,則罹患乳癌之可能性比一般人高。
2、婚姻、生育和哺乳:單身或無生育、或生育而未哺乳者發生率較高。
3、罹子宮體癌者較易患。
4、乳房有不正常囊體或硬性增殖者易患。
5、乳房有外傷者易患。
6、內分泌不平衡者易患。
7、連續服用避孕藥10年以上者,發生率稍微偏高,但未成定論。
症狀:
80%有無痛性乳房硬塊。一部分有乳房疼痛、乳頭分泌物、破皮、皮膚陷入、乳頭癢、乳房紅腫或皮膚起皺紋現象。末期轉移時則出現手臂腫、骨頭疼痛等症狀。
好發部位:
外上1/4:50%
內上1/4:15%
外下1/4:10%
外下1/4: 5%
乳頭 :20%
治療:
外科手術:廣泛性乳房切除、單純性乳房切除、局部切除。
放射性療法:常和外科療法合併使用。
化學療法:抗癌藥物。
診斷:
乳房自我檢查:效果不佳、現已少用
乳房攝影
乳房超音波
乳房抽出液檢查
乳房切片

三、肝癌
發生率:
每年約7000人罹患肝癌,約6000人死於此病。
病因:
B、C型病毒感染為主因。
肝硬化可能是肝癌的先兆,也可能是肝癌的病因。
能使肝臟受損之毒性物質,如黴菌所產生之黃趜毒素。
症狀:
大部分小型肝癌幾乎都沒有特殊的症狀,或只是輕微的倦怠、食慾不振或上腹部不舒服。少部份的大型肝癌,即使腫瘤很大,臨床上也可能沒有特別的症狀出現。
末期肝癌可能出現:黃疸、腹水、體重減輕,甚至可以自己摸到腹部腫瘤。
診斷:
超音波
肝臟血管攝影
電腦斷層
核磁共振
切片
治療:
1、外科手術─僅30%可手術,手術後5年再發率為80%。
2、肝動脈栓塞
3、酒精注射
4、化學療法
預防:
1980年,由慢性B型肝炎患者血漿提煉出來第一代B型肝炎疫苗。
1990年B型肝炎兒童帶原率由10%降至2%。
預後:
3公分以下,5年存活率為40~70%,由1公分成長到3公分約須4~6個月,肝癌之雙倍期約為110天。

四、肺癌
發生率:
高居所有癌症第五位,每年約有6,000人罹患,死亡率更高居所有癌症之第二位,僅次於肝癌。
病因:
1、吸菸:吸菸者罹患肺癌機率比非吸菸者高10-15倍。吸菸者之妻子之肺癌罹患機率亦相對提高。
2、職業:化學原料、塑膠、金屬、肥皂、油漆等、製造業,或與石棉接觸,較易罹患肺癌。
3、遺傳:家族有人罹患肺癌,其親屬罹肺癌之機率增加。
4、慢性肺部疾病:如肺結核、肺纖維化、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會使肺癌發生率提高。
症狀:
1、持續性咳嗽:75%有此症狀
2、咳血
3、厭食
4、胸痛
5、呼吸困難吸喘鳴
診斷:
1、痰液細胞檢查
2、胸部X光
3、電腦斷層
4、支氣管鏡檢查
5、超音波
6、穿刺或切片檢查
治療:
1、外科手術
2、放射線療法
3、化學療法
4、免疫療法─輔助性,增強免疫力,減輕癌細胞擴散
預防:
吸菸率83年18歲以上,男54.75%,女3.27%,青少年16%。
吸菸經濟損失130億。

五、大腸癌
發生率:
高居所有癌症之第四位,每年約有6,300人罹患此病,死亡率則高居第三位,每年約3,000人。
病因:大腸癌之危險因子如下:
1、年齡─90%大腸癌病人超過50歲
2、飲食─高脂、高熱量、低纖維飲食較易發生。
3、息肉─大腸生息肉者發生率較高。
4、家族病史─家族有人罹患此症者,其罹患率較高。
5、運動─運動量少者,發生率較高。
6、吸菸、飲酒─都會提高其危險性。
7、大腸炎─長期患大腸炎者,罹患大腸癌之機率較高。
症狀:
1、血便
2、排便習慣改變
3、大便變細條狀
4、腹痛
5、持續排便感
6、不明病因之貧血或體重減輕
診斷:
1、大便潛血反應
2、肛門指診
3、大腸鏡
4、大腸攝影
治療:
1、手術切除─主要的治療方式
2、化學療法─輔助性療法,減少復發的危險
3、放射療法─輔助性療法,減少復發的危險

六、胃癌
發生率:
胃癌在我國癌症發生率中高居第六位,死亡率則高居第四位。
病因:
1、飲食習慣及食物內容
2、遺傳
3、血型─A型者較其他血型高20%。
4、萎縮性胃炎─幽門桿菌1994年被國際癌症研究會列為第一類致癌物。
5、胃腺性息肉
6、胃切除手術
7、惡性貧血
症狀:
早期胃癌沒有特殊症狀,故極易被忽略,最常見者為消化不良、腹痛、噁心、反胃、胃灼熱感、腹脹打嗝、食慾不振、倦怠、下痢等。多數胃癌之症狀與胃潰瘍相似。
末期時,會出現腹部腫塊、血便、黃疸、腹水或頸部淋巴結腫大。
診斷:
1、口服鋇劑上消化道X光攝影及透視
2、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3、超音波及內視鏡超音波
4、電腦斷層檢查
5、腹腔鏡檢查
治療:
1、外科手術─基本療法
2、化學療法─輔助性
預後
早期胃癌,即癌細胞侷限於表面,治癒率達95%,末期胃癌之五年活存率則不到15%,因此,早期發現非常重要。
具高危險因子,如胃炎、胃切除、抽菸、喜食醃漬、燻烤及發酵類食物者或家族病例者,應每年接受胃部X光攝影篩檢。

七、口腔癌
發生率:
口腔癌發生率在所有癌症中佔第八位,死亡率則佔第七位。口腔癌死亡者九成為男性。死亡人數較十年前約增加1.8倍。
病因:
許多因素與口腔癌有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嚼食檳榔。台灣口腔癌患者八成有的嚼食檳榔的習慣。除檳榔外,菸、酒亦與口腔癌有密切的關係。如同時有嚼檳榔、吸菸及飲酒等習慣者,其得到口腔癌之機率約為為上述習慣者之123倍。
其他如口腔衛生不佳,長期溫度或化學物質刺激,齒列不正或不適合的假牙,對舌頭、齒齦或咽頰造成慢性傷害,口腔黏膜上的白斑,都可能會產生口腔癌。
症狀:依發生部位不同而臨床表現亦不相同
1、唇癌─下唇多於上唇。腫瘍多發自唇緣,表面形成小塊肥厚,硬結,繼而形成潰瘍。
2、舌癌─好發於舌頭側緣。多為無痛腫塊或潰瘍。舌部運動困難,引起吞嚥及飲食不便。
3、口底癌─口底部形成硬結性潰瘍,並蔓延到舌部及下顎之黏膜。
4、頰黏膜癌─疼痛性表面潰瘍,頸部淋巴結轉移率高。
5、齒齦癌─齒齦發生潰瘍或外生性突起,侵入顎骨,造成齒槽骨破壞,牙齒鬆動。
6、顎癌─表性潰瘍,邊緣突起,可向下侵入鼻腔或鼻咽部。
7、口腔疣狀癌─頸部淋巴結節多為發炎反應。
診斷:
口腔自我檢查時,如發現口腔有糜爛、潰瘍、黏膜變高、變厚、變紅、變白、變厚,則需請醫師做進一步檢查。
確實診斷則必須做活體切片,經病理醫師判讀即可獲知是否為惡性腫瘤。
治療:
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如屬晚期,常須與放射腺及化學療法合併使用,才可有較高治療機會。
預防:
1、避免嚼食檳榔、菸草或吸紙菸、菸斗。
2、避免長期曝露於強烈陽光下。
3、不正的牙齒或假牙應請牙醫師矯正。
4、口腔內發生任何腫塊、贅肉、脫皮或顏色變化,超過兩星期未痊癒者,應即就醫。
5、避免長期食用高溫食物或烈酒。
6、經常刷牙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7、飲食正常,營養均衡。缺乏維他命造成之口腔黏膜變化,可能誘發癌症。
預後:
若能接受適當治療,早期口腔癌的五年活存率高達70~80%,若晚期發現,五年活存率則降至50%以下。口腔癌之復發,大都在3年內發生,80%出現在原發位置或頸部,20%則可能轉移到其他部位。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陸)
第四章 慢性中老年病 94.3.30

一、腦血管疾病(腦中風)
死亡率:
民國60年至70年為國人第一死因,民國70年以後變為第二位,僅次於癌症。
病因:
由於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其危險因子包括:
1、高血壓─高血壓病患發生腦血管疾病的機率為正常者的六倍。
2、糖尿病─加速血管的硬化及變質。
3、高血脂症─引起血管硬化。
4、其他─肥胖、吸菸、酗酒、過量咖啡及茶,缺乏運動等。
症狀:
前兆症狀:突然發生單側肢體虛弱或麻木,語言困難,劇烈頭痛,失去平衡,暈眩或出現視力異常。中風時之症狀則為肢體癱瘓,語言障礙,嘴歪,眼斜,流口水,暈眩,嘔吐,步伐不穩,大小便失禁,嚴重者可能意識昏迷甚至死亡。
預防及治療:
(一)生活正常
1、均衡飲食─少鹽、少糖、少油,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動物性脂肪及內臟。
2、情緒穩定
3、戒菸、戒酒
4、規律運動
5、冬天注意保暖
6、預防便秘
(二)定期接受健康檢查
定期做血壓、血糖、血脂肪之測定。
(三)接受診療
如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等,需按時就診,按醫師指示服藥。

二、心臟血管疾病(心肌梗塞)
死亡率:
為國人主要死因之第三位,僅次於癌症及中風。

病因:
由於供應血液心臟之血管─冠狀動脈發生阻塞,而導致心肌缺氧或壞死。其危險因子包括:
1、高血壓
2、糖尿病
3、高血脂症
4、肥胖
5、抽菸
6、缺乏運動
7、家族病史

症狀:
胸悶或胸痛並擴散到肩部或左手上臂,呼吸困難,噁心,嘔吐,流冷汗。

預防及治療:
1、飲食
2、戒菸
3、運動
4、按時就診服藥

三、糖尿病
死亡率:
居國人主要死因之第四位。民國91年因糖尿病而死亡之人數為8,818人,佔總死亡人數之7.2%較民國80年約增加一倍。

病因:
因體內之胰臟不能製造足夠之胰島素或是胰島素的量無法發揮適當的功能,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內,留在血液中使血糖濃度升高,一部分排入尿中,形成糖尿現象。

危險因子包括:
1、家族病史
2、肥胖
3、缺乏運動
4、老化、壓力……

症狀:
三多─吃多、喝多、尿多。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故常被忽略。病人常有皮膚搔癢,手腳麻木,視力模糊或傷口癒合不良等症狀。

預防:
1、均衡飲食
2、規律運動
3、體重控制
4、良好的生活型態
5、定期健康檢查

治療:
1、非藥物治療─與預防糖尿病方法同。
2、藥物治療─口服─降血糖藥物
‚注射─胰島素
診斷:
正常血糖
空腹(飯前):120 mg/dL以下。
飯後兩小時:140 mg/dL以下。

四、高血壓
發生率及死亡率:
我國高血壓發生率40歲約16%,60歲約為40%。死亡率則排名第9或第10位。

定義:
收縮壓³140 mmHg
舒張壓³90 mmHg

症狀:
初期大部分沒有症狀,因此被稱為「隱形的殺手」,部分病人會感覺頭暈,頭痛或頸部僵硬。
長期高血壓或高血壓控制不良,血液流經動脈時,會損害血管內壁,膽固醇滲進血管內壁形成斑塊,內壁下發生炎症反應而破壞內皮細胞。血管內壁會變粗糙,血管腔變狹窄,血液流動量減少。這些變化除了大血管如主動脈外,也影響其他分枝,包括供應血液給全身其他器官的中小型血管。

後遺症:
1、視網膜病變─小動脈狹窄,血管壁增厚,血管破裂出血,視 乳頭水腫。
2、腎病變─腎衰竭,洗腎。
3、心室肥大,心衰竭。
4、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
5、腦血管病變─中風。

預防及治療:
1、減少食鹽攝取量
2、限制高血壓病人每天酒精攝取量不超過30㏄
3、規律從事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韻律操等
4、按時就診,按時服藥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柒)
第五章 感染性疾病 94.4.6

細菌性感染
一、結核病
病因:
結核桿菌感染引起
流行性:
19世紀為全球第一死因,每年約死亡500萬人,抗生素發明後,漸獲控制。民國77年,20歲以上成年人X光診斷發生率為1.29%。近年因AIDS流行及免疫抑制藥物使用而有增加趨勢。
潛伏期:
4~12週
症狀:
咳嗽、胸痛、體重降低、倦怠、食慾不振、發燒、喀血。
不治療3年內有一半會死亡。完美之治療百分之百可痊癒。
診斷:
痰培養
X光
治療:
抗生素療法─根本治療
DOTS短程直接觀察治療─Direct,observed,treatment,short course



二、脊髓腦膜炎
病因:
腦膜炎雙球菌為主,其他如嗜血桿菌、肺炎雙球菌亦會引起。
潛伏期:
2~10天
感染途徑:
接觸、口鼻分泌物
流行:
民國 89年
16例感染
無死亡
90年
43例感染
11死亡
91年
19例感染
5死亡
症狀:
發燒、頭痛、頸部僵硬、嘔吐、噁心、畏光、嗜睡。雙球菌腦膜炎出現紫紅疹常致命。
治療:
1.抗生素
2.症狀治療─退燒、補充水分
預防:
1.個人衛生,常洗手。
2.流行期,少到公共場所。
3.營養,休息。



三、炭疽熱
病因:炭疽菌感染引起
※理想之生物戰劑─生存久、毒性強、易培養、價格低廉
如炭疽熱、鼠疫(黑死病)、天花、肉毒桿菌
傳染途徑:
皮膚、吸入、飲食
炭疽之孢子可於土壤中存活多年,甚至數十年。
症狀:
皮膚─癢、腫→水泡→潰瘍,死亡率20%。
呼吸道─似感冒→呼吸困難,1~2天內死亡,死亡率100%。
消化道─急性腸炎,腹痛,吐血,死亡率50%。
治療:
抗生素療法
Sverdlovsk事件
1979年4月,莫斯科東方1400公里,人口120萬,炭疽熱大流行造成數千人死傷,生物戰劑研究製造所發生爆炸。(對外宣稱居民吃到汙染肉類)
蘇聯解體探討真相,該所24小時分三班,生產炭疽桿菌孢子,因忘記更換過濾膜,孢子大量外洩,附近居民死亡超過1,000人。為有史以來最嚴重之生物傷害事件。



四、鼠疫(黑死病)
病原:
由Pestis菌引起之急性致命性,感染性疾病,18、19世紀曾在歐洲發生大流行。
傳染途徑:
跳蚤咬,直接接觸,飛沫傳染,經由老鼠和跳蚤傳給人類。
死亡率:50%
症狀:
發燒、頭痛、肌肉痛。
診斷:
淋巴結腫大、潰爛、指頭呈黑色。
治療:
抗生素療法
預防:
1.個人衛生
2.環境清潔
3.避免蟲咬
4.死體處理



五、退伍軍人症
病原:
嗜血性退伍軍人桿菌共計14種,其中以血清第一型最常見。
潛伏期:2~10天
流行:
1976年費城4,400退伍軍人參加大會221人急性肺炎,34人死亡。
症狀:
頭痛、肌痛、發燒、畏寒、乾咳、腹痛、厭食、下痢。
死亡率:15%
傳染窩:
水塔,熱水供應系統,飛沫傳染
預防:
定期消毒水塔(一年2次)
治療:抗生素療法



六、肉毒桿菌中毒(臘腸菌)
病原:
肉毒桿菌感染,為極厭氧之產孢桿菌產生之毒素致病。
傳染方式:
罐頭食品消毒不完全。
潛伏期:12~36小時
症狀:
複視、視力模糊、對稱性神經麻痺。
治療:抗生素療法
預防:
1.罐頭─蓋子脹起或有異味不可食用
2.食物煮沸3分以上

病毒性感染
一、腸病毒
病因:
由克沙奇病毒感染引起,其中67、71型兩種致病力較高。
流行:
夏季、初秋流行,多發生於10歲以下小孩。
民國 87年
住院5,577人
重症405人
死亡78人
88年
住院6,364人
重症35人
死亡9人
89年
住院11,267人
重症291人
死亡41人
傳染途徑:
口鼻分泌物、糞便、飛沫、水、食物。
潛伏期:2~5天
症狀:
手、口、足長水泡、潰瘍、發燒、7~10天會好。
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導致死亡。
預防:
1.無疫苗
2.流行期避免到公共場所
3.隔離患者,以免傳染給別人
4.勤洗手
5.住所通風良好


二、愛滋病(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病因:
由愛滋病毒(HIV)感染引起免疫系統遭破壞引發,其他次級感染或發生與免疫系統有關之癌症,導致死亡。
流行:
1981年始於歐洲,全球約4,000萬人感染,1984年台灣發現第一個病人,2001年11月3,856人感染,1,172人發病。
感染途徑:
1.性接觸
2.血液、體液
3.針筒、血液製品
4.母子垂直感染
潛伏期:
不一定,約6~12週
感染到發病約為6個月到5年,也有十年以上者。
症狀:
1.開始無症狀,可能發燒、疲倦。
2.感染3~5年或10年發病,發病3~5年死亡
3.發病症狀千變萬化
免疫功能↓ →抵抗力↓ →伺機感染常見為肺炎、發燒、體重↓
4.皮膚出現卡波西氏瘤
診斷:
6~12週,血清抗體
治療:
1.無根治,雞尾酒療法,延長,改善,但非根治。
2.伺機感染
3.心理輔導
預防:
1.性教育─伴侶、肛交
2.保險套
3.捐血,血液製品
4.針筒
5.患者避孕
6.無預防接種


三、登革熱
病因:
黃熱病毒感染引起,分1、2、3、4型
媒介:
白線斑蚊,埃及斑蚊
流行:
多發生於熱帶,如亞洲之印度、泰國、越南等地。
1978、79年廣東大流行,3萬人得病,14人死亡。
台灣於民國31年(1942年)大流行,80%人口罹病。民國71年1,123人,77年10,420人,78年35人,79年10人,80年175人,83年244人,1人死亡。
死亡率:
出血性登革熱死亡率為40~50%
症狀:
發燒、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後眼窩痛、發疹、全身癢。
出血性登革熱則有出血、血小板減少之現象。
診斷:
白血球減少
抗體檢查
預防:
1.裝設紗窗、紗門
2.清除積水
3.使用殺蟲劑
治療:
症狀治療



四、天花
病因:
由天花病毒感染引起。
流行:
1926年美國大流行,3萬人罹病,美國1萬人罹病。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絕跡。
潛伏期:
7~17天(平均12天)
症狀:
2~3天發疹、高燒、疲倦、頭痛、背痛、口腔、咽喉潰瘍。
臉、手臂、腿出現濃密細小疹子,1~2天遍佈全身→膿皰,2星期變乾,3~4星期痊癒。
併發症:
眼角膜潰瘍→瞎眼
骨髓炎
腦炎
診斷:
臨床症狀
分離出磚狀病毒
治療:
症狀治療
預防:
接種牛痘,有效期間為5~10年



五、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窘迫症候群)
病因: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
流行:
民國91年(2002年)11月發源於中國大陸的廣東省佛山,後經香港散佈至世界各地。92年3、4月間在台灣發生嚴重疫情。
發病率及死亡率:
此次SARS疫情,全球感染病例達8,098例,死亡774人,台灣地區感染病例346例,死亡37人。死亡率約為10%。
傳染方式:
接觸及飛沫傳染
潛伏期:
3~12天
症狀:
發燒、咳嗽、類似流行性感冒症狀,常併發肺炎現象。嚴重者有呼吸困難現象。
診斷:
1.潛伏期較流感長(流感為1~2天)
2.胸部X光可見肺浸潤現象
3.旅遊及接觸史
治療:
症狀治療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捌)
第六章 認識藥物 94.4.13

壹、藥物分類
一、處方用藥
具毒性,有潛在危險之藥物,須在專業人員監督下使用。
1.化學治療劑
如抗生素,抗癌藥
2.器官用藥
如神經、心血管、內分泌、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免疫等系統之用藥。
3.麻醉劑,成癮性藥物
4.注射劑


二、非處方用藥
副作用輕,且能預期,治療輕微症狀,如感冒、頭痛、暈車等藥物。
1.胃腸藥
2.綜合感冒藥
3.維他命
4.鎮痛解熱劑
5.鎮咳,化痰劑
6.鎮暈藥
7.抗組織胺(抗過敏藥)
8.浣腸,緩瀉劑
9.驅蟲藥
10.皮膚外用藥
11.眼用製劑

貳、藥物之作用
吸收→分布→代謝→排泄
一、藥物之吸收
1.經消化道:口服、舌下、直腸(塞劑)
2.經注射:皮下、肌肉、靜脈、動脈
3.經呼吸道:吸入
4.經皮膚:貼劑,外用藥水藥膏
吸收之速度
動脈 > 靜脈 > 吸入 > 舌下 > 直腸 > 肌肉 > 皮下 > 口服 > 皮膚
影響吸收之條件:
1.分子量
2.水溶性,脂溶性
3.酸鹼度(pH值)
4.食物─牛奶、茶、脂肪、酒精
5.其他藥物


二、藥物之分布
藥效─
與血中濃度成正比
與劑量成正比
通常第一次給大劑量,再給維持劑量
半衰期─
藥物的血中濃度為原來濃度為原來濃度的一半的時間
藥物血中濃度分:
1.致死濃度
2.中毒濃度
3.最高血中濃度
4.最小有效濃度

三、藥物之代謝
藥物在體內發生結構之轉變
1.有效→失去藥性
2.無藥理作用→有藥理作用
四、藥物之排泄
腎─最主要之排泄器官
胃腸
呼吸系統
皮膚


參、名詞解釋
協同作用:兩種藥物同時使用,其效果大於單獨使用之總和。
拮抗作用:兩種藥物同時使用,其效果小於單獨使用之總和。
耐藥性:長期使用,藥效會降低。
習慣性:長期使用,病人對藥物產生精神之依賴,如咖啡因。
成癮性:長期使用某藥,對該藥產生生理上之慾求者,一旦停藥, 會產生戒斷現象,如嗎啡、酒精、安非他命、古柯鹼等。
副作用:某些藥物,除了本身主要之作用外,對身體尚有其他之藥理作用,可分正、負兩類型。
血腦障壁Blood-Brain-Barrier(BBB):為保護中樞神經不受化學物質,由星狀膠細胞與微血管內皮細胞組成對非脂溶性藥物(水溶性)有屏障作用。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玖)
第七章 壓力調適 94.4.20

一、壓力來源
(一)大環境
1.天災、人禍
2.社會變遷:農業社會→工業社會→資訊時代
3.價值觀改變
4.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感
(二)個人
健康、財富、感情、名位、學業、事業、婚姻……

二、壓力調適
(一)逃避
健康:運動、文學、藝術、戲劇……
不健康:酒、色、賭、藥物、自殺
(二)面對
鎮定
分析
尋求解決之道—求助專家、親友
(三)轉化與昇華
化悲憤為力量
同情別人
無我

三、結論
(一)壓力是正常現象
(二)壓力有其正面意義
(三)壓力調適是一種修養,需要訓練
(四)經驗借取
(五)腦內革命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拾)
第八章 意外傷害與急救 94.4.27

休克
一、定義
休克乃是因全身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導致器官組織血液供應降低,而產生組織細胞缺氧等之變化。

二、原因
1.嚴重出血:外出血或內出血為休克主要原因。
2.血液中血漿之損失:如燒傷、外傷。
3.心臟衰竭:急性心臟病發作等。
4.腹腔急症:胃病、盲腸炎等。
5.體液損失:持續不斷之嘔吐、暈車、暈船、嚴重腹瀉、急性腸炎、疾病等。
6.神經刺激:由於感覺神經刺激所致;通常是疼痛,感覺上受壓迫、恐慌、駭怕,有時亦會引起短時間之循環障礙而成休克現象。

三、症狀
1.早期症狀:如虛弱、站立時昏厥(姿勢性低血壓)、眩暈、視力模糊、噁心嘔吐、口渴、恐懼不安、焦慮緊張、血壓下降、皮膚蒼白、出冷汗、脈搏快、前胸緊迫、或有時感到死亡快要來臨等現象。
2.晚期症狀:傷者面部缺乏表情或不省人事,對外界刺激無反應、膽妄、皮膚蒼白或灰白色、出冷汗、眼睛深陷、空虛無神、甚至瞳孔放大、反射弛緩、四肢有青紫症、呼吸快而淺、脈快而微、肌肉鬆弛無力,血壓測不出,體溫極度降低、死亡。

四、急救
1.若是外傷所致,應先立即確切止血;若是骨折,則亦須固定以夾板。
2.保持呼吸道暢通,並寬解傷者身上束縛。
3.召喚救護車。
4.使傷者平躺,上身及下肢均墊高約30”,若有嘔吐須將頭轉向一側。
5.保暖。僅量以衣物來保暖,切勿用爐火或熱水袋來保暖─因其會使表皮皮膚充血而使內部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不足。
6.若無法立即送醫,則應經常注意其呼吸及脈搏。
7.有休克可能時,對傷者之搬運應特別小心,不可粗魯;若已發生休克,則應儘可能不要搬動傷者。


昏厥
一、定義
昏厥是由於腦部血液暫時供應不足所致,常因情緒上或感覺上受刺激而起,初時感覺暈眩,或可有突然之虛脫,所有受傷都附有若干程度之神經性休克。

二、原因
1.驚恐、壞消息、恐怖現象或痛楚。
2.疲倦或在悶熱天氣中長時間的坐著或企立。
3.虛弱性病症。

三、症狀
1.傷者不省人事;
2.面色蒼白;
3.皮膚濕冷;
4.呼吸淺;
5.脈搏初時弱而慢但漸次加速。

四、急救
1.令傷者平臥及處理引致昏厥之原因,將傷者雙腳承高,使略高過頭部。
2.使傷者獲得充足之新鮮空氣,必要時可將他安置於陰涼之地方。
3.解鬆其頸部、胸與腰部之衣物。
4.若有呼吸困難,則將他置放成面上仰臥。
5.當傷者知覺恢復後,安慰他使其安心。
6.逐漸地扶持傷者坐起,需要時可給與少量水啜飲。


中暑
一、定義
中暑是過熱的一種反應,其特徵是體溫極高,排汗功能失調。

二、原因
發作較突然,由於大氣中溫度過高且有乾而熱的風,使人體調溫系統產生阻礙,導致體內熱量累積過高,影響生理機能正常運作。

三、症狀
1.體溫可高達40℃或超過。
2.皮膚乾而紅燙。
3.脈搏快而弱。
4.可能有神志喪失或木訥現象,隨時可能昏迷不醒。

四、急救
1.將傷者移至通風陰涼的地方,解開衣服,去除束帶,墊高頭部仰臥休息。(注意墊物過高會影響呼吸)
2.以毛巾或海棉浸泡冷水,擦拭身體,使高溫降低,脈搏每分鐘100次以下。
3.如清醒,可給淡食鹽水(3/100),但勿給任何刺激性飲料。
4.注意觀察傷者,如有異常變化,並立刻送醫。

五、預防
1.儘量避免直接曝曬於烈日下。
2.在炎熱的天氣時,出外要戴帽或撐傘,並穿著淺顏色的衣服。
3.如果出汗太多,應喝淡食鹽水以補充水份及鹽份。

熱衰竭
一、定義
熱衰竭是在高溫下,出汗太多,而引起疲倦、衰弱或虛脫之現象。

二、原因
身處悶熱,溫度高而又無風的環境,出汗太多,造成體內水份、鹽份之不足。

三、症狀
1.大量的出汗,體溫略低。
2.臉色蒼白,皮膚濕冷。
3.脈搏快而弱。
4.疲倦、頭痛、暈眩、噁心,可能發生嘔吐,但很少有失去知覺的現象。
5.因鹽份及電解質不平衡,可能導致肌肉痙攣。

四、急救
1.將傷者移到通風的地方,平躺,鬆解衣服、束帶,腳部墊高;應保持體溫。
2.如傷者仍清醒可供飲淡食鹽水(3/100)。
3.對症狀嚴重的傷者,應立刻送醫治療。
4.復原後,應休養數日以恢復體力。

五、預防
1.在炎熱及溫度大的氣候,對於耗費體力的工作者,應注意引起的身體不適。
2.需注意工作場所的通風及適時的休息。
3.出汗過多時,應酌喝淡食鹽水(3/100),以補充流失的水份及鹽份。


創傷及出血
一、定義
意外創傷中最常見的現象。一般在500㏄以下之失血,尚不致於對身體有太大的影響。若出血超過1000㏄,則容易引起休克。如為重要血管出血,而出血量在1500㏄以上,則可能在極短時間內,傷者。

二、分類
(一)依血管分:
1.動脈出血
2.靜脈出血
3.微血管出血
(二)依體內外分
1.外出血
2.內出血
3.皮下出血

三、止血法
1.直接加壓法。
2.升高止血法。
3.止血帶止血法─少用

骨折
一、分類
1.封閉性骨折
2.開放性骨折
3.複雜性骨折
4.有併發症之骨折

二、症狀
1.受傷部位有輕壓之觸痛,移動時亦有疼痛。
2.傷處有明顯之腫起,隨後出現瘀血青紫之象,且逐漸明顯。
3.肌肉痙攣造成外形異常,即骨折處發生變化─如短折曲成角度。
4.受傷部位無法正常活動,難者無法自行移受傷之肢體。
5.檢查時可能會感覺到骨摩擦聲、刺耳聲或髮聲。
6.骨折穿刺軟組織造成之傷口,或出現脆節。
7.出血:內出血或外出血。
8.休克:嚴重骨折可能有休克的症狀或徵候。

三、急救及處理原則
1.明暸受傷之因果狀況。
2.簡單之全身檢查:首先須注意呼吸脈搏,若有問題應先解決。
3.如骨折併有傷口出血,須立即止血,並清潔包紮;但切勿在骨折部位上止血帶。
4.動作應輕,不可粗魯,以免加重傷者疼痛或引起休克。
5.避免不必要的抬動,以免銳利之骨折斷傷組織血管和神經。如有抬動,應先予以固定後才可搬運。
6.臨時性骨折固定。
7.保持傷者體溫。
8.立即送醫處理。


燒(燙)傷
一、分級
第一度:僅表皮變紅。
第二度:皮膚腫起變厚或起水泡。
第三度:傷及真皮層甚至皮下組織及肌肉。

二、面積計算
依”九”的規則估算燒傷面積,即頭、胸、背、臀、上肢、大腿、小腿(含足),各佔9%,生殖器佔1%。

三、嚴重性評估
輕度:一度面積大人15%以下
6歲以下小孩10%以下
中度:二度面積大人15~25%
小孩10~20%
重度:二度面積大人25%以上
小孩20%以上

四、急救步驟
1.沖 2.脫 3.泡 4.蓋 5.送

五、治療
1.清理傷口。
2.止痛
3.消炎、抗生素
4.補充水份及營養
5.植皮
6.整形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拾壹)
第九章 心肺復甦術 94.5.4
一、人工呼吸法
1.口對口
2.口對鼻
3.口對口鼻(嬰兒)

二、胸外按壓
1.按壓位置-胸骨下緣,劍突上方,兩指幅處。
2.按壓姿勢-兩手上下重疊,以手掌根部按壓,兩手手指向上。
3.按壓深度-胸骨下壓,成人應達4~5 公分(約胸部厚度之三分之一)
4.按壓速率:成人-每分鐘100次
嬰幼兒-每分鐘100~120次

三、心肺復甦術操作
傷者之生理表徵均無訊息時,應立即施以心肺復甦術來急救。此法是以吹氣式人工呼吸法配合胸外按壓,有規律的操作而恢復傷者的生命現象,可以單人操作或二人操作,均應先使呼吸道暢通,再深吹2口氣,然後開始輪流作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
1、 單人操作時,每做2次人工呼吸後做30次胸外按壓。
(每分鐘約做4個循環)
2、 雙人操作時,人工呼吸者吹氣2次後胸外按壓者按壓30次。
(每分鐘約做4個循環)
3、 嬰幼兒之心肺復甦術,雙人操作時,2次人工呼吸再做15次胸外按壓。
在任何時候,一旦開始了人工心肺復甦術操作,便不可隨意中斷;若中段超過7秒鐘以上,將使復甦工作更為困難。

四、注意事項
1.施救過程中僅可能設法求救,向醫院或「119」求援。
2.在緊急施救過程中,要不斷注意傷者之瞳孔與脈搏。在傷者生理表徵未恢復之前,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壓不得中段超過7秒以上。
3.傷者必須水平躺臥,才能有足夠的血流來營養腦細胞。
4.意外發生時,最忌諱如慌亂不知所措,或跑去求援,或急著搬運傷者,以致延誤了最寶貴的急救時機。腦部缺氧的最大容許極限只有4至6分鐘;因此務必要在4至6分鐘內恢復腦組織的含氧血液供應。
5.急救中止,須由合格醫師判定;救生員或施救者不可任意停止急救。此刻,救者如傷者之心臟和肺臟,其生死全操在救者手中;因此必須有耐性,持之以恆,施救至醫護人員抵達接手後,方可停止。特別應注意的是:即使溺者已死亡,救者亦應繼續施救至醫護人員接手為止,責任才算解除。
6.幼兒之急救,需維持較長之時間。國外曾有經1小時急救後,方復活之報告。另凍死之急救,國外亦有長達2小時以上救活凍死傷者的文獻報告。
7.發現傷者已可自然呼吸時,且其胸部有起伏運動,顏面潮紅,口唇及舌呈淡紅色,而脈博已能觸摸到時,即可停止操作;待其甦醒後,宜保持傷者體溫,或可給予少量之熱飲已恢復其體力,同時應儘快送醫診療。
8.學習心肺復甦術,僅憑閱讀是不夠的,必須反覆施以正確之操作練習,直到正確之動作成為一種本能反射為止。如此才能再一旦需要時,爭取時效,確保急救過程之順利。

五、呼吸道異物哽塞
1.指探法
2.推腹法
3.壓胸法
4.拍背法(適用於嬰兒)
5.自救法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拾貳)
第十章 懷孕、避孕與生兒育女 94.5.11
懷孕
懷孕期間約280天(40 週)
預產期算法:
最後月經第一天的日期
月份-3或+9
日數+7
一般將懷孕分三期
前期 1~3個月 流產、妊娠毒血症、習慣性流產
中期 4~6個月 少併發症
後期 7~9個月 胎位不正、前置胎盤、早產

避孕
一、性外中斷法-體外射精
二、安全期
三、保險套
四、子宮內避孕裝置
五、結紮
六、事後丸

生產
一、方式
1.自然生產-正常產程約8 ~ 16小時
2.剖腹生產-胎位不正、胎兒過大、骨盆狹窄
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子癲癇症
二、併發症
1.產後出血
2.產後感染
3.子癲癇症

不孕症
原因
男性-精子質、量異常
性功能異常
女性-不排卵、輸卵管阻塞
子宮功能異常、過敏體質
治療
1、人工授精
2、試管嬰兒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拾叁)
第十一章 減肥與運動 94.05.18
肥胖症
定義:
肥胖是指體內脂肪含量過多。男性超過標準25%↑,女性30%↑即為肥胖,但不易精確測量。
診斷:
一、皮下脂肪厚度測定法
上臂的三頭肌、肩胛下肌的皮下脂肪厚度 男43mm↑,女58mm↑
二、理想體重
男:(身高-80)× 0.7
女:(身高-70)× 0.6
超過10 % 為過重
超過20 % 為肥胖
超過100 % 或45 Kg為病態
三、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
體重(kg)
BMI=-----------
身高(M)2
理想 18 ~ 24
過重 24 ~ 28
肥胖 28 ~ 40
病態 40↑
四、腰臀比例
腰圍:(肋骨下緣,腸骨脊上緣,中點水平線)
亞洲地區 男 > 90 cm 即屬肥胖
亞洲地區 女 > 80 cm 即屬肥胖
WHO 男 > 102 cm 即屬肥胖
WHO 女 > 88 cm 即屬肥胖
腰臀比: 臀圍:股骨大轉子水平線
男>0.9(WHO 1.0)
女>0.8(WHO 0.85) 即屬肥胖

種類
一、蘋果形(中心性肥胖)-
脂肪分布於上半身及腹部,脂肪較易進入循環系統,引發慢性併發症。
二、梨形-
脂肪分布下半身,即臀部和下肢。

原因
一、攝取能量大於消耗能量。
二、遺傳
父母皆肥胖,子女80%肥胖
父母之一肥胖,子女40%肥胖
父母皆不肥胖,子女7%肥胖
三、種族、飲食習慣
日本人,胖子較少。
併發症
一、全身性疾病
高血壓
高血脂
糖尿病-BMI 28,發生率2倍
關節炎
心血管疾病-BMI 28,發生率1.7倍
中風-BMI 28,發生率1.5倍
癌症-BMI 28,發生率1.2倍
睡眠呼吸中斷
二、心理
自卑、內向、消沉

死亡率
BMI 19-23 最低
33 2倍
36 3倍
40 200倍


治療
原則
1.減少能量攝取
2.增加能量消耗
3.不能太急,先以減輕體重10%為目標。
一、飲食控制
每天減少500大卡,一週減重0.5公斤
男1500-1800大卡,女1200-1500大卡
二、運動療法
游泳、慢跑、騎腳踏車……
每分鐘約消耗4-7大卡
每週三~四次以上
每次30分鐘以上
三、藥物治療
1.控制食慾
2.減少吸收
3.增加能量消耗
四、手術治療
BMI大於40或BMI 35,但有高血壓、糖尿病,經保守治療失敗者。
1.胃間隔手術-可減重40-50%,常用。
2.胃繞道手術-可減重50-60%,風險高,國內少用。
五、行為療法
調整生活方式,規律運動,不吃零食,改變飲食習慣,改用低熱量,低脂肪食物。

運動
一、流行
美國1990年調查資料顯示20歲以上成年人,22%完全沒有運動,34%有運動,但每週低於3次。
國內無類似資料,可能更嚴重。

二、原則
1.適度
2.規律
3.有恒

三、運動的好處
1.肌肉骨骼-增加肌肉強度及骨質密度
2.心臟血管、腦血管-降低血壓,減低心肌梗塞、中風之發生率。
3.新陳代謝-減輕體重,減低糖尿病發生率,降低血脂肪。
4.心理-提高自信心,紓解壓力。
5.防癌-乳癌、大腸癌。

四、運動的方法
每週三次或三次以上,每天20-60分鐘,中等強度,每分鐘消耗4-7大卡
心跳:(220-年齡) × 0.7
輕度 4大卡/分-散步、游泳
中度 4-7大卡/分-快走、桌球、柔軟操
重度 7大卡/分-慢跑、網球、游泳(自由式)

五、提倡運動風氣
1.政府、社會團體-加強宣導,提供設施。
2.醫療人員-提醒民眾,重視健康。
3.社區-提供設備,鼓勵成立各種運動社團,養成運動習慣。
4.家庭或個人-將運動融入生活。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拾肆)
第十二章 另類療法 94.6.1
定義:
另類療法,即是泛指主流西方醫學之外的其他替代醫學,輔助醫學或民俗療法。

種類:
一、有科學性儀器可供研究或利用者,如電針、經絡儀、量子指數對比系統等檢 測儀器者。
二、以目前科學理論及技術,尚無法驗證或了解者,如中醫、針灸、氣功、光色療法、花精療法、信息水、壽明論療法等。

特點:
一、對於階段性、慢性中老年病療效較好,但對於快速正確診斷、急診、外傷之療效則不如主流之西方醫學。
二、副作用較少。
三、成本較低。

醫療新趨勢
1920-1960年代,西方醫學進展神速,人們對相信科技,把西方主流醫學,奉若神明。1970年代以後,漸漸發現西醫之化學療法、放射療法和各種西藥的副作用,慢慢對西醫失望轉而對另類療法發生興趣。
目前美國政府每年對另類療法投入的研究經費高達數億美元,市場消費更高達三百億美元。
另外,主流醫學之學者亦開始整合許多不同的醫療理論,應用於整體預防與治療的醫學領域。對不同的醫學系統有所了解,不但不排斥而儘量以包容、互補的心態去研究發展。如癌症四合一療法,就包括西醫治療中醫防治、飲食調理、氣功養生等四種方法。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拾伍)
第十三章 針灸 94.6.8
一、針灸的定義
治病的方法不外乎內治和外治兩大類,針灸是屬於外治法的一種。
針法是以針做機械性的刺激,施用於身體的特定部位,灸法是以艾草或其他物質燃燒或其他化學性刺激,施用於身體特定部位,以治療疾病。
針法和灸法操作雖然不同,但是施術時都要根據病情而選用身體上的特定部位,這些特定部位就是孔穴,可見針法和灸法是十分相近的外治法。從古以來就把這兩種方法相提並論,合稱為針灸。

二、針灸的特點
1.針灸的應用範圍很廣,臨床各科都有不少適用於針灸治療的疾病。
2.成本低廉。通常只用一些針、艾草及消毒材料,較其他療法節省。
3.便於攜帶,可以隨時隨地應用,不受條件限制,特別對於倉促救急,
更為適宜。
4.只要按法操作就沒有什麼反應,容易學習,便於推廣。

三、針灸要領
1.刺激的部位
針穴具有相對的特異性,每個穴位就如同一味藥,可以治療某一範圍內的病症,同一各區域或同一條經脈上的穴道又具有一些共通性,可以治療共同的病症。
2.刺激的性質
不同質的刺激,其作用也不一樣。針與灸之作用即有所差別且可互補。
3.刺激的輕重
通常刺激輕則反應較弱,重刺激則反應較強,成年人宜重,小孩宜輕。
4.刺激的方法
針法與灸法中,分各種操作方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適應症。灸法偏於補,針法則有補有瀉。虛症宜補,實症宜瀉。
5.刺激的時機
身體的功能狀態不同,對刺激的反應也不一樣,因此,針灸治病就應該在疾病發展過程中選擇適宜的時機。


四、針灸的禁忌與副作用
1.禁忌
孕婦或身體過份虛弱者少用針法。
‚胸背部位少施針法,以免引起氣胸等併發症。
ƒ動脈和神經部位避免用針。
2.副作用
發生暈針時,宜讓病人平躺,拔針後大都可以恢復,必要時給以氧氣或施以其他急救方法。

五、針灸治療適應症
1.內科
神經痛、風濕痛、咽喉痛、胃痛、胃腸功能失調、頭痛、頸部酸痛、肩部酸痛、背痛、手腳麻痺、手腳酸痛、腰酸。
2.外科
筋骨扭傷、燙傷、挫傷引起之疼痛。
3.婦產科
月經痛、妊娠嘔吐。
4.復健科
車禍外傷、中風後復健、臉部神經麻痺。
5.過敏科
鼻子過敏、皮膚過敏。
6.其他
失眠、頭暈、耳鳴、減肥。


趣味的醫學-你不能不知道(拾陸)
第十四章 器官移植 94.6.15
定義
器官移植是指摘除一個身體的器官並把它置於同一個體,或同種另一個體,或不同種個體的相同部位或不同部位。
器官移植已由腎、肝、心、肺移植,發展到胰島、胰腺、脾、副甲狀腺、腎上縣移植以及骨髓、胸腺、睪丸移植等,甚至令人驚訝的換頭術也在動物實驗中獲得成功,被認為是人腦移植的先聲。

歷史及發展過程
古希臘詩人荷馬曾在史詩中描繪過獅頭、羊身、蛇尾的嵌合體。中國古代亦有神醫扁鵲給兩個人施行換心手術的傳說。埃及人面獅身的神話更是流傳已久。
公元前700多年,印度曾記載鼻子再造的手術方法,並且流傳到達希臘和羅馬。1794年,一位英國外科醫生,還在印度見到這種鼻子再造的手術。他把手術的過程加以描述,竟與1000多年前的記載極為相似。
18世紀開始,陸續有器官移植的實驗記錄,但都是動物實驗。如1771年英國外科醫生亨特成功地進行了雞的睪丸移植術,不但進行自身移植,也進行異體移植,甚至把公雞的睪丸移植到母雞身上。到19世紀,由於廣泛使用乙醚麻醉方法和外科無菌操作技術,使得皮膚和角膜移植應用於臨床。
除了皮膚移植,在19世紀一些研究者的努力下,也展開了肌腱、神經、軟骨、甲狀腺、副甲狀腺等器官的移植實驗。通過這些實驗,人們認為器官必須恢復正常的血液供應,才能存活並發揮功能。因此供體器官的血管與受體的相應血管接合的技術成為移植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
1902年於法國出生的美國醫生卡雷爾首次提出­「三線縫合法」的血管吻合技術,解決了器官移植中重建供血的技術問題,克服了器官移植中的第一大難關。1906年,三線縫合法在實驗動物上的成功,引起學術界的重視。此後進行了包括心臟、脾臟、卵巢,各種分泌腺體、肢體、頭部及頸部等多種器官移植的動物實驗。1912年獲諾貝爾醫學獎。
卡雷爾利用血管吻合技術不僅做了自體移植,且進行了同種、異種、異體器官移植的實驗。實驗中發現自體移植與異體移植結果不同,其主要原因乃是由於受體對移植器官的排斥反應,器官移植發展過程中又遇到了一個大難題。
進入20世紀40年代由於美國的梅達華、澳大利亞的伯內特,和美國的斯內爾等科學家的努力,促進了免疫學,尤其是移植免疫學和免疫遺傳學的誕生和發展,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的本質,即機體對異己的免疫機制終於得到了闡明,從而使器官移植顯露出成功的端倪。伯內特和梅達華共享了1960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現代概況
一、腎臟移植
現代器官移植是從腎移植開始的,1950年開始以動物做實驗。1936年第一次同種異體腎移植手術,一位俄國醫生將來自屍體的腎臟移植到汞中毒的病人體內,但未成功,病人在2天後死亡。1940年代,移植腎的存活期無超過一個月。失敗的經驗說明,異體腎臟不被受體接受。
1954年美國醫生莫里,使用同卵雙生姐妹的腎臟進行移植獲得成功,這是器官移植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人類夢想終於變成事實。由於其長期致力於人體器官移植方面的探索及在此方面的卓越貢獻,於1990年獲諾貝爾醫學獎。
1959年美國及德國分別進行非同卵雙生間的腎移植,採用全身照射作為克服免疫排斥的方法並獲得成功。1962年首次成功地施行了一例非親緣關係供體的腎移植手術。

二、肝臟移植
1963年美國的斯塔澤爾進行首次人體肝臟移植並獲得成功。1963-1983的20年間,共進行了323例肝臟移植,6年存活率由1980年的20%升到目前的70%,最長存活時間已超過20年。

三、肺臟移植
1963年由美國的哈迪進行首例的肺臟移植,但成功率不高,到1980年全球才施行38例,其中僅2例存活時間超過2個月。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支氣管吻合不癒合。
1980年代,肺移植開始出現突破性進展。1987年報導單肺移植首例常期存活。目前2年存活率超過60%。
四、胰臟移植
1966年首次在明寧蘇達大學醫院由凱利醫生施行。截至1988年底,全世界已進行1830例,最近幾年,每年約300例,手術後不需依賴胰島素的病人約32%。
胰腺移植成果最好的威斯康辛大學宣布一年存活率達90%。
五、心臟移植
1967年11月,美國沙姆韋首先介紹心臟移植吻合技術的實驗研究。不到一個月,南非開普敦大學巴納德醫生施行了世界第一例人體心臟移植手術,手術後病人順利度過了17天,最後死於肺炎。但從此揭開了臨床心臟移植的第一頁。
不久巴納德又為第二位病人進行心臟移植,這次病人活存了18個月。1971年他為一位心臟病患者做換心手術,居然活了20多年,一直到1994年7月才因中風去世。
1968年包括美、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亞在內的14個國家展開了100多例的心臟移植手術,截至1991年底,全世界已超過2萬例的心臟移植手術,最長存活期已達21年,施行心臟移植最多的美國史丹佛大學,其術後1年存活率達95%,5年存活率達78%。
人造器官
在器官移植中,人造器官如今已獲得廣泛的應用,目前世界上至少有數百萬人使用人造器官,而人造心臟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就現況來看,用人造器官移植只是一種權宜之計,短期內難有大的發展,只有在功能、生物相似性、技術性、安全性和免疫排斥等方面取得突破,人造器官才有望獲得大的發展。

未來展望
不久將來,除了大腦與中樞神經系統外,人體的每個主要器官都可以進行器官移植,或用人造器官替換,而人體超過50%的部份都可以植入人造器官。

倫理問題
器官移植的倫理問題,主要在於供體器官的來源,由於器官移植的成功,促進了人們倫理觀念的轉變,一些持反對態度的人包括宗教人士,信奉基督博愛精神的人也同意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