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輪半生情

打從民國65年加入永和扶輪社成為創社社友,至今已三十二年,正好是這生的一半歲月。此間雖間或離開扶輪社一陣子,但終究心繫扶輪,緬懷多年朝夕相處,情同手足的社友們,最後還是忍不住回到社裡。套句流行的廣告用語:「回到社裡的感覺真好。」 當年隻身在異鄉開業,總會有一股說不出的鄉愁,碰到了挫折,那份寂寞無助的感覺尤其強烈。加入了扶輪社,交了許多各行各業的朋友,增長了不少見識,生活乍然變得多采多姿,充實了不少。值得一提的是:台北地區,補出席方便,而且經常可以出乎意料地聽到非常精彩的演講。有一次到士林社補出席時,就聽到呂秀蓮女士的演講。
民國68年回故鄉頭份開業,便加入了竹南扶輪社,記得當時的社長是Alex,許多社友都是當時的政商名流。例如:KL、Bus、Glass tube、Kinsei、S.T.、Seiko、省議員林火順、林田村議長,還有醫界前輩蔡明發、黃東光等。那時Sky、Garment、Porite和我都還是三十來歲的小伙子呢!後來因為業務太忙,往往聚餐沒結束就被call,更別說參加例會,最後只得暫時退社。 民國72年,頭份扶輪社在保姆竹南社C P Glass tube的輔導下成立,首屆社長是Yoshida(徐耀昌立委的尊翁),前頭份鎮長Noble接第二屆社長,都是名正言順、實至名歸。當要我接第三屆社長時,的確有些惶恐,一位三十幾歲的開業醫師,業務繁忙不說,經驗能力更是欠缺不足。後來想起當年我的恩師:前台北醫學院院長徐千田博士在1965-1966年擔任台北西區社社長時,身兼台大教授,中興醫院婦產科主任及生意鼎盛的開業醫師,猶能出席扶輪社活動達四百多次,解決了太忙無法分身的疑慮。更何況有熱心智多的建築師Johnny當秘書,幾經考慮,也就大膽地接下來了。 如今我依然保存著當年擔任社長時所用的那本小冊子,裡面記滿了每次例會的內容和所要講的話。由一個從未主持會議,拿著麥克風不停發抖的開業醫師,到如今被稱為名嘴(愧不敢當),經常應邀到各處演講的speaker,可真是一番艱苦而珍貴的歷程。那一年,經由Johnny的精心籌劃,辦了幾場精彩的活動,包括:元宵到鹽水看蜂炮;守候半夜看哈雷彗星;首度拜訪日本姊妹社;邀請名嘴高信譚、食品衛生處長劉廷英、及台大心臟外科林芳郁醫師(新任衛生署署長)來專題演講。還在頭份國中為Johnny和簡老師證婚,的確過了一段值得回味的日子。猶記得竹南社授證時,聽著那首熟悉的「歌聲戀情」,忍不住酒意,Auto、Mixer和我還上台大跳恰恰呢! 後來因為個人的因素,棄醫從工,不得不離開扶輪社。經歷了將近十年的驚濤駭浪,總算雨過天晴,安然無恙地回到了社裡。一樣的老友,一樣的笑聲,多了幾位年輕熱心的社友,少的是那份年少輕狂,畢竟我們都已經到花甲之年了,牌戲時不但價碼滑下了大半,當年通宵達旦的狂熱也不再復見。如今在乎的只是那種好友相聚的樂趣,至於輸贏倒是其次。
回到社裡,承蒙幾位社長不棄,一連幾年都點我當理事,甚至連任了三屆的四大主委。依社裡的慣例,社務主委一向由副社長兼任,國際主委則是由前任社長IPP擔任。只剩下社會服務及職業服務兩位主委用輪的,我居然連當了三屆,大概是那些社長們要我把開溜那幾年的工作量補回去吧!不過平心而論,這些年來,社裡派我任何任務,我可說是全力以赴,不敢有絲毫鬆懈,坦誠說來,我是在珍惜每一個服務的機會。 有鑑於這幾年我在推動婦女癌症防治的努力,2004-2005年,竹南社Porite當3500地區總監時,委派我擔任地區義工委員會主委。這段期間,在桃竹苗地區幾乎跑遍了每一個社,做了將近六十場的防癌專題演講和婦癌篩檢活動,並獲得廣大社友的熱烈響應和支持(大陸流行用語)。更獲得美國北卡凱利扶輪社,透過總監辦事處正式來函邀請前往演講,對個人可說是莫大的榮幸,但全程用英文對外國人演講也是有生以來難得的挑戰和經驗。訪美歸來,寫了篇「赴美演講記」發表在「台灣醫界」雜誌,節錄版則在總監月報上刊登。
去年醫師節,個人有幸獲得全國醫師醫療奉獻獎,且為桃竹苗地區唯一之獲獎者。該獎係由全聯會理事及各醫學中心院長投票圈選出來,獲獎者多為大醫院之院長或醫學院的教授,基層醫師能獲此獎者可說鳳毛麟角。獲獎事蹟除了撰寫苗栗縣衛生誌,擔任大學通識教育教授醫學知識課程,最主要的是透過國際社團,如扶輪社及獅子會,成功推動防癌宣導及活動。因此,這次獲獎實在應該歸功於扶輪社提供給我服務的機會。
這些年來,推動防癌的過程中,對三十年來響在耳邊「服務最多、獲益最大」的扶輪頌,有更多更深的體會。更深信聖經裡所說:「施比授更有福」,同時也印證了我追隨多年的禪學老師 張尚德教授所說:「善意的本身就是行善最好的回報」。最後願把這句充滿智慧的話送給所有熱心服務的社友們。